实业家稻盛和夫被誉为“经营之神”,他于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,52岁创办第二电信,这两家公司都在他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。稻盛和夫一直强调,成就事业没有其他捷径,唯有努力工作。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,能卷起漩涡的人,方能成为领头羊。
他指出,热爱自己的工作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。今天是新年开工第二天,宜赶紧立flag发奋图强。你准备好燃烧自己,挑战新的一年了吗?
在今天的年轻人中,有许多人热衷于股票买卖,憧憬于“轻轻松松发大财”。很多人创办企业,其目的也只是想通过上市一攫千金,然后年纪轻轻就脱离工作、享受生活。
有的人把“努力工作”、“拼命劳动”看作为无能,他们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冷笑和鄙视。
对这样的人,我想问一句: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,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?通过艰苦的工作可以磨炼自己的人格,可以修身养性……这样的道德说教,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我也曾不屑一顾。
但是,大学毕业的我,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“松风工业”就职以后,这种浅薄的想法就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。
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,原是在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。但在我入职时早已面目全非,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,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。业主家族内讧不断,劳资争议不绝。
我去附近商店购物时,店主同情地对我说:“你怎么到这来了,待在那样的破企业,老婆也找不上啊!”
因此,我们同期入职的人,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,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。大家聚到一块时就牢骚不断。入公司还不到一年,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,最后,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个破败的公司。
要辞职离开公司,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,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,那么今后的工作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。当时,我还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,所以我决定:先埋头工作。
从此以后,我工作的认真程度,真的可以用“极度”二字来形容。
在这家公司里,我的任务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。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,睡在那里,昼夜不分,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,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。
在这样拼命努力的过程中,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。在我还是一个不到 25 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,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,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。
1
大多数的人都没法按喜好选择工作
在创建京瓷以前,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星期日,有时我会邀请关系亲密的女孩去看电影,看完后送她回家。本来电车可以直达,但有几次我故意提议从前一站就下车,边走边聊,慢腾腾地走了很长的路才将她送回家。
其实每天工作到很晚,身体应该很疲倦了,然而,走这么长的路我却丝毫不累,而且还非常愉快,劲头十足。
“有情人相会,千里变一里”,这句话真实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。工作也一样,应该迷恋工作、热爱工作、拥抱工作。
在旁人看来,“那么辛劳、那么艰苦的工作,太可怕了!简直无法忍受,根本无法坚持。”但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、热爱这个工作,那你就能够承受,一切都不在话下。
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,你只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“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”,另一种则是“让自己喜欢上工作”。
只是,一个人能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,恐怕不足“千分之一”、“万分之一”。而且,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,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、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,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。
大多数人初出茅庐,只能从一份“自己不喜欢的工作”开始。
但问题是,多数人对这种“不喜欢的工作”抱着勉强接受、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,因此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,总是怪话连篇、牢骚满腹。这样下去,本来潜力无限、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。
无论如何,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。
要把“被分配的工作”当成自己的天职,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。如果你还不肯抛弃“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”这种不恰当的意识,就无法从工作的“苦难”中解脱出来。
只要喜欢了,就能不辞辛劳,不把困难当困难,埋头工作。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,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。有了力量,就一定能做出成果。有了成果,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。获得好评,就会更加喜欢工作。
这样,良性循环就开始了。
2
要在工作中寻找快乐
“热爱工作”、“把工作当乐趣”,话虽这么说,但做起来就像僧人艰苦修行一样,并非易事。所以,若只是当苦行僧,一味强调吃苦耐劳而没有快乐,那也很难持之以恒。
因此,还必须要从工作中寻找快乐。
我的经验是,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,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;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的夸奖时,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。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,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。
我在公司做实验时,有一位京都名牌高中的毕业生,因家庭原因,不得已当了我的研究助手。他是一位头脑非常聪明的青年。我每天都让他帮助测定实验数据。
我生性就有单纯的一面,每当实验测出的数据符合我原先的设想时,我就会高兴得从地上跳起来。
这时,我的这位助手总是站在一旁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我。
有一天,一次实验完后我又开心得跳了起来,并对他说:“喂!你也该高兴啊!”但不料,他说的一席话,犹如一盆冷水从我的头顶浇到脚底。
他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我,说:稻盛,说句失礼的话,值得男子汉兴奋得跳起来的事情,一生中也难有几回。但看你的样子,动不动就高兴得手舞足蹈,现在甚至叫我也要同你一起高兴,我是说你轻薄好呢,还是轻率好呢?总之,我的人生观与你不一样。
当时,我感到后背一阵冰凉。
确实,可以说他显得非常理性,但我接受不了他的观点。
我反驳说:要想坚持这种枯燥的研究,有了研究成果,就应该自然地把高兴表达出来。这种喜悦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,特别是现在研究经费不足、研究环境很差的条件下。要把研究做下去,我们就要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庆祝,这样才能给我们增添新的勇气。
所以不管你说我轻薄也好,轻率也好,今后我照样要为我的每一个小小成功而开心,并由此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。
可惜我这些话却不为我的助手所理解。两年后,他悄然辞职,离开了公司。
如果当初他能理解我说的并把它当做动力,更加努力地工作。那结果将会是怎样?
3
成为“自燃型”的人
物质有“可燃型”、“不燃型”和“自燃型”三种。
同样,人也可以分为三种: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“可燃型”的人;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“不燃型”的人;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“自燃型”的人。
想要成就某项事业,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。
要成为“自燃型”的人,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,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。
像我这样的经营者整天考虑的就是,公司“应该做这个”、“应该那么干才更好”这样的问题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会在自己心中描绘自己将来的梦想,思考我想做怎样的人、我想干怎样的事等等问题。
但是年轻人中偶尔也有这样的人,他们相信虚无主义,总是表情冷漠,怎么也热乎不起来。不管周围的人干得如何热火朝天,他们不仅不燃烧,还给别人泼冷水,他们是冷若冰霜的人。
遇上这样的人可不好办。
在企业里,在体育团队里,这种“不燃型”的人哪怕只有一位,整个集体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压抑。
我希望同事们都是自燃型的人,不用“点火”,他们也会自动燃烧。至少,当燃烧的我接近时,他们是能同我一起燃烧的“可燃型”的人。
所谓“自燃型”的人,就是从来不会“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”、“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”的人,而是“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”的主动积极的人,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。
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,让工作顺利进行,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“自燃型”的人。
能卷起漩涡的人,方能成为领头羊。
但是,无论什么工作,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。你一定需要上司、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顺利展开。
如果把工作比作一潭水,那你要让自己卷起旋涡,成为漩涡中心,把周围的人裹挟进去,你就能品尝到工作成功之后醍醐灌顶、如露入心的欣喜。
稻盛和夫的工作秘诀:怀抱热情,踏实努力,持之以恒
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?成功的关键在于“人生·工作的方程式”。
人生·工作的结果=思维方式(人格·理念)×努力(热情)×能力
正如“人生·工作的方程式”所示,为了获取出色的成果,具备燃烧般的热情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认真努力,埋头工作
努力工作,既是指勤奋,也是指对工作要始终抱有诚实的态度。
我们真正能用心体会到的快乐,蕴藏在工作之中。对工作漫不经心,而想要从娱乐和爱好中找到快乐,虽可能会有一时的快乐,但绝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。如果不能从占有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获得充实感,那么我们必将感到不足和空虚。
正是在认真努力埋头工作并有所成就的时候,才能得到无法用其他任何东西替代的真正的快乐。
极度认真地过好每一天
人生如戏,每个人都是自己戏中的主角,重要的是如何创作自己人生的剧本。
或许存在任由命运摆布的人生,但是通过塑造自己的心灵、改变自己的精神,人就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创作剧本,按照自己的理想扮演戏中的主角。所谓人生,全在自己如何描绘。浑浑噩噩生活的人和认真对待生活的人,其剧本的内容迥然不同。
珍视自己,一天一天、一瞬间一瞬间,极度认真地过好,你的人生即刻就会呈现灿烂的景象。
脚踏实地,坚持不懈
怀有远大的理想固然很重要,但是,即使树立了远大的目标,在日常工作中,却必须要做许多看起来简单乏味的事。“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了”,有时我们会感到苦恼。
可是,在任何领域,在取得丰硕的成果之前,都必须对工作进行改良改善,必须做基础性试验、收集数据,必须四处奔走承揽订单,必须脚踏实地,努力工作,反反复复,精益求精。
不要忘记,伟大的事业不是一开始就能实现的,而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、一步一步的积累才能够实现。
认真地、拼命地投入工作
拼命工作,就是勤奋,就是对工作保持一种诚实的态度。
对某些工作,有人或许会想:“拼命去做这么琐碎的、不惹人注意的工作,没有人会称赞。”但是认真地、拼命地投身工作的人,他们会精通这项工作,做出了不起的成就。
我们中间就有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。比如航班的乘务员中,有人这么说:在亲眼确认仪表显示是否异常之前,“在数百个仪表中,发生异常的仪表自己会跳进我的眼帘”。
另外,在维修员中,依据长期的经验,不仅用眼看,而且用耳听、用鼻嗅,最大限度地发挥五官的功能,就能察知飞机的毛病,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处理。
像这样,通过认真地、拼命地、持续地投身工作,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。这种人作为领导者可以成大器。
同时,通过认真地、拼命地投身工作,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,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。
踏实努力,精益求精
无论多么伟大的事业,都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、一步一步积累才能成功。在人生中要做成大事,一口气就想到达目的地,那样便利的方法并不存在。
但是,踏实的工作要长期持续并不简单。我们常常会想:“这样的工作长期持续下去能成何事?这样做下去不是完全没有进步吗?”
在这种时候,要把这种质朴的工作继续下去,“喜欢工作”就很重要。俗话说,“有情人相会,千里等同一里”。想与心上人相会,走上千里也不会觉得辛苦,仿佛就像一里。只要喜欢这项工作,即使旁人看来非常辛劳,但本人却不觉其苦。
我们都是因为喜爱这项事业才会聚到一起的伙伴。在日常工作中,有时我们会感觉辛苦和为难。让我们回忆起刚进公司时的心情吧!让我们踏踏实实、精益求精、努力工作吧!这样做一定能促使我们健康地成长。
在每天辛勤的劳动中,我们中有人会意外收到来自客户的鼓励和赞赏。来自客户的激励和感谢之词,应该成为我们拼命工作、持续奋进的原动力。
自我燃烧
正像物质可以分为自燃型、可燃型、不燃型一样,人也可分为三种类型: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,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型的人,点火也无法燃烧的不燃型的人。
想要成就某项事业的人,都必须是具有燃烧般热情的、自燃型的人。在直面困难时,在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时,我们往往会退缩、妥协。但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时刻,才需要具备不屈不挠的斗争心、为实现目标而能自我燃烧的人。
然而,自以为优秀的人,他们往往对自燃型的人冷眼相看,该行动时却顾忌别人对自己怎么看,一边算计一边约束自己的行动,而成为不燃型的人。团队中有不燃型的人,整个团队就不能燃烧,必将在某个地方停滞不前。
对工作的态度是否纯粹,是否具备燃烧般的热情,这可以说显示了一个人的本性。
我们必须成为每个成员都认真投身工作的燃烧的团队。能自我燃烧,并将多余的能量给予伙伴的自燃型的人,至少是能与大家一起燃烧的可燃型的人,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团队一定能够建功立业。
追求完美
常有这样的人:在实现90%的目标后,他们会说:“这已经不错了吧。”但是,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永远追求完美。
例如,每一个航班,都要依靠各个部门的每一位专业人员完美无缺地工作,互相配合才能完成。在这过程中,哪怕只有一个人工作马虎,就不能满足客户的期待,并糟蹋了其他同事的辛苦努力。而如果这样的事在有关安全的部门里发生,就可能酿成重大的事故或灾难。
事务部门的员工也一样。在准备会议资料时,在与现场联络新的做法时,在处理财务时,不能在发生差错后再修正,必须一开始就把完美无缺作为目标。
实际上,因为都是人,一切的一切都要完美无缺或许很困难。但是,是一开始就追求完美,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,还是在某些场合就马虎妥协,两者的结果会产生巨大的差距。时常描绘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状态,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,不仅能够自我提升,而且作为结果,能够给客人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和商品。